您好!欢迎访问仁义德家族谱网,全国唯一家族谱智能化网站!
应氏族谱详情

罗源谢家坞汝南应氏重修谱序

2015-06-05 10:41 来源:未知作者:
A-A+
        闻之谱与史,齐称孝暨忠。并重忠者其爱君,忧国之心无所不知而惟以简胜任者。非一代之忠实历代之才也孝者其尊祖敬宗之念无乎不惟以谱牒为者,非一世之孝,实景世之功也。
        细阅历代谱序,据应氏历代诸公名人撰写的谱文序,则应氏源脉之后稷至15世纪而后笃生周武王之四子姬达被封于应国为国君,其子孙以国为姓,即应姓,周武王姓姬名发,黄帝21代孙子,姬达于公元前1046年为应国君王,1043年更姬姓姓应,名应叔。
        应氏早在东晋就已在鄱阳时个古老的姓氏,始祖应韬,河南汝南南顿人,西晋黄门郎应绍之子,据晋书,应贞传韬公之父应绍,晋怀帝永嘉中,任黄门郎,在“八王之乱”时(290——306年)前后混战16年,不久又发生“五胡乱华”期间,受长史潘滔等诬陷,被司马越所害,随后其子韬公随带宗室南下,逃到鄱阳广石(今老屋场)见山青水秀土地广大,定居在此,繁衍至韶华超世派59代,九应七族七个大德分支,人口近8000。韬公离开河南1707年 。封侯建国是公元前1046年至今,共3059年,韬公在河南居住1352年。
        东八公,名志中,生三子,长子必寿,派怡一公,次子必诚派怡九公,三子必达派怡十公,怡一公有一子孙随祖母分迁乐邑金银山龙舌咀繁衍八代后哲一公字光庆,在明朝中期,光庆公因亲殁守墓三载,由老屋场迁居乐平县罗源村又由罗源村迁居谢家坞为落地祖,夫妇冈时去世,原因不详,葬应家桥南向年仅63岁,繁衍至今韶派56代。(从嘉靖1498年至2013年)居住乐平有515年历史。
        派行字前序已载,此不重载。
        罗源谢家坞应氏现在人烟甚繁,家族团结之美名,勤劳苦干之精神,勤俭节约之风尚,而严戒奢华之朴素的本色,继承了先祖光荣传统。在社会上深受一致好评,是应氏学习的典范。雄鹰展翅飞遍天下,贤哲英才布满神州,谢应人才高超,年富力强,风华正茂,宏献四发,业绩卓著,更有甚者,或勇攀科学高峰,大振国人志气,或标凛时代前列,越县跨省,远涉重洋,泽衍五洲四海,英贤济济,威声阵阵,竭望各界人士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反对腐败,反对浪费,勤俭节约,加强政策法律学习,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做个合格的公民,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创造更多的丰功伟绩,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关爱家乡建设,光宗耀祖。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务必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尽责尽力共谋发展,为实现秀美的谢家秀美应氏村庄而奋斗。
       至于谢家坞应氏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作了些简答阐述,有很多新人新事丰功伟绩,无法一一写尽,再说宗谱重要性是村史,族史,家史,绘聚的一部重要文化产物,是一副山河锦绣,人杰地灵的美好蓝图,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关系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协调一致,同舟共济建立和谐友好的民族感情和乡邻关系,树立“三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勇前进。
        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借鉴前人古为今用,要不辞苦和累,继续努力,深入发展,充实完善,我们应氏宗谱,时迁鼎革,烟云几度,曾因“文革”之劫宗谱惨遭洗礼,又于多年失修,失迭世系很多,实为遗憾。
        敦促后裔延续下去,内容随代趋全,文采历届益精“宗谱”即次必备维系纽带,流芳千古。
        鉴于我本人水平有限,才学薄浅,对历史研究不深,肯定有混淆之处,恳求父老谅解和有识之士明察,更希望多方人士细考,发现遗漏及时提供补之,充实完善。力争宗谱井然有系,本人表示感谢!
        时
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年四月初八日
老屋场应氏派赞行站炳       敬撰

应氏重修宗谱首士
主修   臣本
协修   站明
           站南
稿修   兴良
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年四月吉旦
返回顶部


洽谈合作: 400-999-82130791-86224922 mailto:1095889077@qq.com 技术支持: 南昌企维科技

关于本网 人才招聘 联络合作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